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50323篇
  免费   7286篇
  国内免费   1328篇
耳鼻咽喉   193篇
儿科学   993篇
妇产科学   660篇
基础医学   2621篇
口腔科学   2356篇
临床医学   7785篇
内科学   5297篇
皮肤病学   782篇
神经病学   2400篇
特种医学   795篇
外国民族医学   9篇
外科学   4993篇
综合类   9301篇
现状与发展   6篇
一般理论   26篇
预防医学   4570篇
眼科学   756篇
药学   6648篇
  469篇
中国医学   5121篇
肿瘤学   3156篇
  2024年   80篇
  2023年   1136篇
  2022年   1420篇
  2021年   2956篇
  2020年   3487篇
  2019年   2534篇
  2018年   2322篇
  2017年   2682篇
  2016年   2643篇
  2015年   2258篇
  2014年   3886篇
  2013年   4253篇
  2012年   3410篇
  2011年   3509篇
  2010年   2730篇
  2009年   2428篇
  2008年   2329篇
  2007年   2395篇
  2006年   2026篇
  2005年   1680篇
  2004年   1427篇
  2003年   1286篇
  2002年   1019篇
  2001年   811篇
  2000年   631篇
  1999年   472篇
  1998年   379篇
  1997年   355篇
  1996年   302篇
  1995年   249篇
  1994年   253篇
  1993年   172篇
  1992年   205篇
  1991年   165篇
  1990年   141篇
  1989年   143篇
  1988年   130篇
  1987年   114篇
  1986年   77篇
  1985年   95篇
  1984年   75篇
  1983年   40篇
  1982年   47篇
  1981年   38篇
  1980年   34篇
  1979年   23篇
  1978年   12篇
  1977年   16篇
  1976年   17篇
  1975年   19篇
排序方式: 共有1000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991.
背景 IgA肾病(IgAN)是全世界最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同时也是引起肾实质恶性高血压(MHT)的主要原因之一。既往研究认为伴MHT的IgAN临床病情和肾脏病变程度均比无MHT的IgAN严重,但尚不清楚IgAN患者发生MHT的中医证候特点。 目的 分析原发性IgAN患者发生MHT的中西医相关因素,探索其中医证候特点。 方法 纳入2013年12月至2021年9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经肾穿刺活检确诊的518例原发性IgAN患者为研究对象,应用PASS 15.0软件中的变量相关性检验进行样本量估算,最终纳入伴MHT的IgAN患者17例作为IgAN-MHT组,按照1∶5比例随机抽取同时期85例无MHT的IgAN患者作为IgAN组,比较两组临床、病理及中医证候的差异。采用Lasso回归对93个中医证候信息进行筛选降维,进一步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伴MHT的IgAN的中医证候相关因素。 结果 IgAN-MHT组首发临床表现为头痛头晕或恶心呕吐比例,临床诊断为肾病综合征比例,入院时平均动脉压、最高收缩压、最高舒张压、血尿素氮、血肌酐、血无机磷、血镁、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慢性肾脏病(CKD) 3~5期的比例、血瘀证比例,气虚证中神疲乏力、四肢倦怠、胫酸腿软、头目眩晕、头痛、恶心、呕吐症状的比例,阴虚证中视物模糊、飞蚊症症状的比例,血瘀证中爪甲青紫、舌色紫暗症状的比例,肾内动脉硬化比例高于IgAN组;而首发临床表现为尿检异常比例、高血压病史比例、临床诊断为慢性肾炎综合征的比例、血IgM、血IgG水平、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水平低于IgAN组(P<0.05)。两组伴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病变(T病变)比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gAN-MHT组的常见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IgAN-MHT和血瘀证呈正相关(P<0.05),IgAN-MHT患者男性比例、24 h尿蛋白定量水平和气虚证呈正相关(P<0.05),无机磷、血钾和阴虚证呈负相关(P<0.05),IgAN-MHT患者肾小管萎缩/间质纤维化和血瘀证呈正相关(P=0.04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头痛〔OR=7.895,95%CI(1.643,37.935),P=0.010〕、视物模糊〔OR=5.499,95%CI(1.207,25.053),P=0.028〕、口干喜饮〔OR=10.079,95%CI(2.289,44.373),P=0.002〕、爪甲青紫〔OR=18.312,95%CI(2.179,153.884),P=0.007〕是伴MHT的原发性IgAN的影响因素。 结论 (1)伴MHT的原发性IgAN患者肾功能更差,肾脏病理损伤更重。(2)伴MHT的原发性IgAN的常见中医证型为气阴两虚兼血瘀证。(3)伴MHT的原发性IgAN患者临床、病理指标与中医气虚证、阴虚证和血瘀证具有一定相关性。(4)中医证候中头痛、视物模糊、口干喜饮、爪甲青紫是伴MHT的原发性IgAN相关因素。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关注并改善患者的气虚、阴虚、血瘀相关症状,有可能减少IgAN患者伴MHT的发生。  相似文献   
992.
目的 了解芜湖市百日咳鲍特氏菌耐药情况及其流行菌株的基因型,为百日咳的有效防治提供依据。方法 将2018年5月—2018年12月芜湖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百日咳疑似病例为研究对象,所有入组对象于入院时采集鼻咽拭子,进行百日咳鲍特氏菌培养和PCR检测,并对4株留存菌株进行药敏与基因型检测。结果 百日咳疑似病例70例,年龄0.1~12.0岁,平均(2.38±2.61)岁,其中7例为4月龄之内婴儿未接种疫苗。经细菌培养阳性18例,阳性率为25.71%,PCR检测阳性20例,阳性率28.5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1例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患儿细菌培养与PCR检测阳性率为分别为12.20%(5/41)和17.07%(7/41),29例未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患儿细菌培养与PCR阳性率均为44.83%(13/29),是否使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对细菌培养与PCR阳性率影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469,6.411,P<0.05)。随机抽取4株百日咳鲍特氏菌进行药敏试验与基因型检测,4株均对红霉素、克林霉素耐药,而对左氧氟沙星、复方新诺明和氨苄西林均敏感。4株基因型均为ptxA1/ptxC1/ptxP1/prn1/fim2-1/fim3-1和tcfA2,均与我国当前百日咳鲍特氏菌疫苗菌株型ptxA2/ptxC1/ptxP1/prn1/fim2-1/fim3-1和 tcfA2不同。结论 在当前疫苗时代,以临床诊断标准诊断百日咳可靠性不足,有必要进行实验室检测确诊,疫苗接种后感染百日咳的现象需要引起重视;本地区目前流行菌株与疫苗菌株不相匹配,需进一步监测流行菌株的基因型,为疫苗制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93.
目的 建立一种基于多重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multiple real-time fluorescence quantitative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多重PCR)技术的检测体系,快速、特异检测脓毒症患者血液中的病原菌。方法 分析血液标本分离菌主要菌种分布,绘制脓毒症特异性病原微生物谱。同时根据保守区序列设计特异性引物,构建多重PCR检测反应体系。收集脓毒症患者静脉全血样本79例,健康体检者样本(阴性样本)40例,用所建立的检测体系进行鉴定,并与血培养方法比较。结果 多重PCR法缩短检出时间至3 h,是血培养法的1/16。多重PCR法对目标病原菌样本符合率为88%(22/25),阴性样本符合率为100%(20/20),总符合率为94%,2种方法对目标病原菌的检出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250),且一致性良好(Kappa=0.867,P<0.05)。多重PCR法与血培养法对临床诊断脓毒症样本的检出率分别为23.0%(17/74)及14.9%(11/74),2种方法间检出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31)。结论 与经典的“金标准”血培养法相比,本项目构建的多重PCR法检测时间短、符合率好、检出率更高,可为脓毒症患者更早诊断和治疗提供可靠依据。  相似文献   
994.
目的探讨类风湿关节炎(RA)合并糖代谢异常的临床特点及危险因素。方法 对2017年1月-2022年1月于云南省中医医院风湿病科住院的1 157例RA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分为RA组、RA合并空腹血糖受损(IFG)组与RA合并2型糖尿病(T2DM)组,比较3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人口学特征、空腹血糖(GLU)、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DL-C)、血尿酸(sUA)、红细胞沉降率(ESR)、C反应蛋白(CRP)、类风湿因子(RF)、抗环瓜氨酸肽(CCP)抗体检测结果。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RA患者发生IFG和T2DM的危险因素。结果 RA合并IFG组年龄、病程、RF-IgM、ESR、CRP、TC、LDL-C、GLU均高于RA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RA组年龄、病程、RF-IgG、CRP、UA、TC、TG、LDL-C、GLU水平以及高脂血症患者的比例明显低于RA合并T2DM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Logistic多因素分析发现,ESR、CRP、LDL-C、GLU水平升高均是RA患者发生IFG的独立危险因素,长RA病程,高水平LDL-C和GLU均是RA患者发生T2DM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RA合并IFG和T2DM患者存在多种代谢指标异常,ESR、CRP、LDL-C水平升高导致RA患者发生IFG的可能性增加;长RA病程,高水平LDL-C均可导致RA患者发生T2DM的可能性增加。  相似文献   
995.
程红亮教授创新性提出“咽为经脉之所聚”,并指出“辨经论治中风后吞咽障碍应根据经脉病候特点辨经取穴”,初步确立了“以项部取穴 + 舌咽部取穴 + 辨经取穴”的治疗思路。谨守“经络气血失调”之病机,以脾经为责,谨遵“巧取经穴、辨证施治”之法,调和气血,谨遵“以原为本,通经理脾”“以络为要,通达脾胃”“以会为主,调经濡咽”“虚实异治,针灸辨施”“实者,针刺以泻之,虚者,针灸以补之”之法,以此提高临床疗效。本文总结了程红亮教授基于辨经论治理论从脾诊疗中风后吞咽障碍的经验。  相似文献   
996.
目的 回顾性分析2006—2021年西安市某医院收治输入性疟疾患者的流行病学及临床特征。方法 详细采集2006年1月—2021年12月空军军医大学第二附属医院传染科收治的137例输入性疟疾患者的临床资料(从流行病学、临床分型、合并症、治疗及预后等方面分析其临床特征)。结果 纳入患者中有3例外籍人员,134例中国籍人员,患者发病前多有非洲或东南亚国家旅居史。恶性疟 111例(其中重型疟疾26例)、间日疟4例、卵型疟2例、三日疟2例、未分型18例。13例患者存在意识障碍(考虑脑型疟),25例合并急性肾损伤,17例合并肺炎,4例因多脏器功能衰竭而死亡。65例(47.45%)患者病程中红细胞计数及血红蛋白低于正常下限,97例(70.80%)患者血小板低于正常下限,尿蛋白阳性者57例(41.61%)。71例(51.82%)患者使用抗疟药1 d后体温降至正常,35例(25.55%)患者2 d后体温降至正常,其余31例(22.63%)患者3~5 d后体温降至正常。126例患者治愈出院,复查血涂片疟原虫阴性;5例患者再燃;2例患者复发;4例患者死亡。患者平均住院时间8 d,平均住院费用9 261元,其中28例患者住院天数大于10 d,其住院治疗费用平均在2.04万元。结论 境外输入性疟疾仍是目前西安市定点医院收治的主要人群。掌握输入性疟疾的不同分型及重症疟疾发病特点,对指导临床医师早诊早治,提高救治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97.
肌少症(sarcopenia)于1997年被正式定义,是一种与年龄相关、全身广泛性复杂综合征,主要特征为骨骼肌量减少、肌力下降和功能减退。肌少症发病率随年龄增大而逐渐增高,明显降低老年人的生活质量,提高老年人群死亡率,给家庭及社会带来了极大的负面影响。近年来肌少症受到国内外学者越来越多的关注。肌量的评估是诊断肌少症的重要方面。双能X线及生物电阻抗可测量全身肌量,但是精确程度不高。CT与MR目前被认为是评估骨骼肌量的形态学金标准。CT、MR骨骼肌形态学相关研究,与骨质疏松及脆性骨折的发生有密切关系,可以对老年人及各种疾病患者的预后及生存率进行预测,并对身体成分及增肌训练的效果进行监测。临床在进行CT及MR检查,尤其是对老年人进行检查的同时应注意对肌少症的筛查与诊断。本文就肌少症的CT、MR诊断及其临床意义做一综述。  相似文献   
998.
999.
1000.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